详解浮钓鲢鳙,5个招数全学会,比钓白条还容易
三、钓位选择
民间钓鱼谚语是这样说的,不钓鲤鱼不钓出水口,因为处水口这里泥沙较多,食物容易被埋在泥沙下,只有鲤鱼才能拱开泥沙寻找到食物。不钓鲢鳙不占大坝,大坝属于光滑而且陡峭的地形,食物无法在大坝上停留,所以肯定不是底层鱼类觅食的区域,钓鲢鳙反而比较合适。因为这里往往水比较深,钓鲢鳙在选择钓位上的一个关键就是钓深水。这是因为鲢鳙体型大,食物还不仅仅分布在浅水,所以从来不会到浅水区域活动,也不会靠边觅食。选择钓位时,要找个开阔的地方,离岸距离远点,窝点要深一些。其实钓鲢鳙在选择钓位时没有特殊地形的说法,因为鲢鳙在中上层活动,没有鱼道也没有鱼窝。
四、钓组搭配
钓鲢鳙主要是钓深远开阔的地方为主,所以鱼竿一定要长一些,并且要非常皮实。主线可以粗一些,关键是子线的选用。因为鲢鳙被钓到是因为过滤水中悬浮微颗粒的时候把鱼钩吃了进去,所以要围绕着怎么让鱼钩好入口进行的。子线太硬了不行,所以不宜太粗,如果鲢鳙体型比较大建议使用PE线,因为这种线更加柔软。钩间距要大,这样才能确保下钩处于雾化层之内,确保鲢鳙进食的水层刚好鱼钩在这个水层。浮漂浮漂要大,漂尾一定要比较清晰,因为鲢鳙的独特进食特点不可能造成比较大的漂相,再加上钓的距离较远,所以一定要使用看得清楚的漂尾。
五、漂相和鱼层
找鱼层是个关键,否则半天也钓不到鲢鳙。找鱼层的方法一般是先看天气,大致确定个水层,规律就是气温越高、风力越小时,鲢鳙的水层越浅,风大、雨天、凉爽,鲢鳙活动的水层会非常深,当然这样的天气其实本就不适合钓鲢鳙,更加适合钓底层鱼类。大致确定水层之后开始抽窝聚鱼,水面出现成片小气泡是说明鲢鳙进窝了,此时就应该只在上钩挂饵正式垂钓了。如果提竿发现鱼线上有黏液,那应该钓的更浅一些。如果漂相非常夸张,也应该钓浅一些。如果有鱼星但是没口,那说明鲢鳙在下面的水层,应该钓深一些。至于漂相有这样的特点,饵料一直是在雾化的,浮漂的目数也是一直变化的,停顿中的加速、加速中的停顿都是有效漂相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